首页资讯正文

看热讯:海亮股份2022年出口销量逆势增长13% 规模效应有望逐步进入正循环

全球最大、最具竞争力的铜管加工企业之一海亮股份(002203)规模效应有望逐步进入正循环。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等有色金属加工材销售数量86.98万吨;实现营业收入738.65亿元,同比增长16.67%;实现利润总额15.05亿元,同比增长4.3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8亿元,同比增长9.12%。


【资料图】

主营业务收入抗住周期压力外,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利用全球多品牌、多基地优势,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和国内终端市场,实现出口销量逆势增长13%。

海亮股份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铜管、铜棒制造企业,主要从事铜管、铜棒、铜箔、铜管接件、导体材料、铝型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空调和冰箱制冷、传统及新能源汽车、建筑水管、海水淡化、舰船制造、核电设施、装备制造、电子通讯、交通运输、五金机械、电力等行业领域。

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通报,2022年国内铜加工材综合产量为2025万吨(同比增长1.8%),其中铜管材产量212万吨(同比下降0.9%)、铜棒材产量198万吨(同比下降5.7%)、铜箔材产量80万吨(同比增长29.0%)。大型铜管企业凭借其规模、布局、管理、供应链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产能利用率保持领先,优势份额及资源进一步向其集中。

华创证券指出,铜管行业经过了十多年的“混战”,目前行业竞争环境持续向好。二十一世纪初,中国企业铜管技术实现突破并快速超越,国内的铜管产能长期供过于求。十多年的“混战”之后,市场格局基本稳定下来。到2021年,铜管行业前五名企业的市占率已经达到了50%,行业进入垄断竞争的格局。当前行业新建产能放缓,项目投资更偏向技术、设备和产品升级。

目前,海亮股份铜管产能近80万吨,国内市占率20%以上,在国内市占率近多年来保持稳健发展,规模优势显著领先同业。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五代连铸连轧精密铜管生产线目前处于行业顶尖水平,生产线已推广至安徽、上海、广东、山东等地。

公司在全球设有22个生产基地,其中国内基地主要位于浙江、上海、安徽、广东、四川、重庆、甘肃等省市,海外基地主要分布于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越南、泰国、印尼等国,与超过130个国家或地区的近万家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同众多在上下游相关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美国年产6万吨空调制冷管智能化生产线项目累计投资总额达人民币8.18亿元,一期建设工作完成了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作,进入试运行状态。截至目前,公司美国生产基地已具备3万吨铜管生产能力,项目二期的3万吨精密铜管生产线也正在抓紧建设当中,并力争在2023年底前完成建设,为公司深度开发北美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

市场认为,公司规模效应有望进入正循环,预计铜管地位再上台阶。券商分析指出,海亮股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连铸连轧精密铜管生产线目前处于行业顶尖水平,公司已规划在2024年底前分批对现有铜管生产线以第五代生产线标准进行淘汰、改造和升级,之后基本所有产线的规模都会达到4万吨以上,显著提升单线生产规模,头部地位有望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开辟第二成长曲线方面,海亮股份有望利用自身成熟的成本管控经验、智能制造优势复制进入锂电铜箔业务。

锂电铜箔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材料,下游为锂电池,终端应用领域为新能源汽车、储能、3C数码等。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行业的高景气度及行业扩产产能的投放,锂电铜箔产销量维持高增态势(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锂电铜箔实现产量41.5万吨,同比增速达62.7%)。

公司2021年底宣布进军铜箔加工业,拟在兰州新区建设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于2021年12月开工建设。年报显示,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全资子公司海亮新材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累计投资总额达24.9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21亿元,二期项目投资3.9亿元。截至目前,海亮新材已具备4.5-9微米铜箔的规模量产能力,攻克了3.5微米铜箔生产技术,并已完成ISO三体系和IATF16949体系认证工作,产品性能满足客户的技术要求,蜂巢能源、多氟多、兰钧、鹏辉、安驰等客户实现批量供货。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金额75,843.97万元,申请了专利170项(其中发明专利54项),获得专利证书88项。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专利637项,其中发明专利68项。

此外,2022年公司共完成国家行业标准编制11项,其中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2项,团体标准5项,至今公司已累计出版并实施的标准共有46项(其中国家标准28项)。2022年,公司引入博士6人,硕士35人,其中不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顶级高校,人数规模为历年之最。

2022年,公司“精密铜管低碳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研究”项目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加工行业首个获得中国工业大奖的企业,也是绍兴地区首个获得该奖项的企业。

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2022年,公司ESG案例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ESG优秀实践案例》和“安永可持续发展年度最佳奖项2022优秀案例(科技创新进步)”。

报告期内,公司再生原材料用量超20万吨,单位产品碳排放0.653tCO2/t。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光伏总装机容量达到63.3MW,2022年发电量达到6862.1593万KWh,可减少39869.15t二氧化碳排放,公司境内基地光伏用电量占其总用电量6.71%。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