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正文

焦点信息:人大学生信息被泄露 我们应该如何防范

事件经过


(资料图片)

7月1日,有网友发文称,中国人民大学一硕士毕业生盗取全校学生个人信息,制作颜值打分网站供人查看,被泄露的信息包含学号、姓名、学院、家乡、生日等。#人大泄露信息#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7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 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

7月3日,@平安北京海淀 针对“中国人民大学部分学生信息被非法获取”的情况发布情况通报。

互联网时代,公民个人信息已成为“含金量”极高的商业资源,是不法分子觊觎的重点目标。近年来,几乎所有数据泄露事件都涉及个人信息,侵犯个人信息的犯罪手段、渠道也呈现出多元化、科技化、隐蔽化的趋势。

个人信息被泄漏有何风险,如何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等问题已经成为无数人关注的焦点。

什么是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及家庭住址等;个人账户信息主要包括如银行卡账号、第三方支付账号、社交账号、邮箱账号等等;个人隐私信息主要包括通讯录信息、通话记录、短信记录、聊天记录、个人视频、照片等。

个人信息泄露后会被怎样利用

被泄露的个人信息会被用来做什么呢?不同类型的个人信息在不法分子手中有不同的用途。

例如伪造证件:身份证或护照能被用于伪造手机卡、银行卡等证件,并被不法分子用于非法活动中;收到广告推销:个人信息被转卖至广告推销方手中,用于对用户进行推广信息轰炸;获取更多信息:不法分子利用现有个人信息重置网络系统的密码,以获取更多信息等。

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1、不要随意“蹭网”,尤其是没有密码的公共WIFI要慎用,更不要使用这样的无线网络进行网络支付等活动;2、不随便下载安装一些不知名的APP,也不要随意参与来路不明的各类网上调查问卷活动;3、不要轻易在网上注册时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4、不要随意扫描没有安全保障的二维码;5、快递单、火车飞机票据等包含个人信息的票据要妥善处置;6、投递简历只填写必要信息。

信息被他人侵犯后如何处理

1、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举报;2、面对需要添加新的联系方式(如:微信、手机等)或转账到非本人的支付账号时,第一时间应与对方电话或视频取得联系,确定真伪;3、一旦无法辨别的情况下,向有关部门或公安机关取得联系,寻求帮助。

法律知识

针对此次事件,记者咨询了四川亚峰律师事务所的田亮律师。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个人隐私权的法典保护时代开启。

其中,人格权独立成编,“私人生活安宁”首次被提出,列明了禁止侵害他人隐私权的具体行为,进一步强化了对于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第一次从民事基本法层面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行为规范,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人格权受尊重、受保护的法治理念。

在法律强有力的保护下,公民个人树立信息保护意识,掌握防范泄密窃密的基本技能,可以有效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应做到不随意提供、分享、丢弃个人信息,如妥善保管好包含个人信息的票据、面单等,不在街头路边参与泄露个人信息的促销活动、不随意连接公共网络、更换电子设备前进行技术处理等等。

田亮律师表示,如发觉个人信息泄露,应及时记下骚扰电话号码或地址、邮箱等关键信息,第一时间报警。织密保护隐私权的防护网,筑牢个人信息的防火墙,斩断伸向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黑手。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刘永豪 部分素材来源 新华网 成都公安 编辑 刘永豪 实习编辑 王淇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